後續,總統將於官邸進行隔離至4月14日,所有公開行程即刻起到14日都暫停。
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。出生於印尼的華裔學者、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兼任教授廖建裕指出,支持佐科威的陣營對是否延長任期的課題已存有分歧,其中大部分人支持佐科威,但不要佐科威留任或者連任,以免他走向專制的道路。
佐科威週二(4月5日)在內閣全體會議上強調不得再討論推遲選舉或延長總統任期的立場。根據《路透社》,雅加達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分析師 Edbert Gani 說到:「如果總統不發表非常明確的聲明,公眾很難猜測真實情況。Photo Credit:BPMI Presidents Secretariat/Muchlis Jr wikimedia commons public domain 視察新首都預定地的佐科威 由於此前佐科威態度模棱兩可,因此遭致批評。《路透社》報導,近期在幾位有影響力的政治人物公開表達可通過憲法修正案,或推遲選舉來延長佐科威的任期。」同時佐科威也表示,在一個民主社會,每個人可有自己的意見
3月19日至21日天氣溫和,空氣溫度高於露點,不會有水珠形成,22日和23日形勢逆轉,平均相對濕度分別為93%和94%,每天部份時間氣溫低於露點溫度,空氣出現水珠成為霧或薄霧,但是牆壁會出水嗎?答案是不會,原因是已經連續數天溫度高,「暖氣」深入牆壁數厘米,就算23日香港換了清涼空氣,牆壁還記憶着幾天以來20多度的溫度,潮濕空氣走近會加熱到高過露點溫度,所以水氣不會在牆上凝結成水珠。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成員。奇瑪曼達.恩格茲.阿迪契所分享的女性主義者近身經驗,展現三個特質:公開性、日常性、邀請性。
但是,真實情況並非如此,將「重視兩性平等」與「女性主義者」解離,就是導致女性主義與性別平等的理念無法深入社會的視野,無法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,無法成為每個人的意識與實踐的最主要原因。於是,也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,有些人即使願意談論性別平等,也是小心翼翼,起手勢可能會是:「我首先要澄清,我不是女性主義者,我也重視兩性平等,我只是認為……」 這種提問與開場,把「女性主義者」與她們最主要的價值訴求「重視兩性平等」弔詭地解離。這些事,總是被解讀為「小事」,女性主義者在討論這些事時,總被說是愛拿小事斤斤計較。但是,就如奇瑪曼達.恩格茲.阿迪契所說:「小事卻是最傷人」,因為,就是這些小事,與我們每日近身接觸,就是這些「小事」,構成了我們的日常生活,構成了社會集體文化,構成了這個世界的樣子。
因為,正如父權體制下「女性」長期處於被想像、談論、評價的客體,「女性主義者」更是。當話題本來流暢進行,而一句「我是一個女性主義者,所以我認為……」,可能就讓對話走調,氣氛緊繃。
文:楊翠(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) 【推薦序】我們應該一起唱歌 這本小書是奇瑪曼達.恩格茲.阿迪契(Chimamanda Ngozi Adichie)以她二〇一二年在TED x Euston年會的演說內容為基底整理而成,與眾多女性主義相關書籍不同,它要談的不只是女性主義這個理念,而是「女性主義者」,更精準地說,是「我這個女性主義者」。因為對「平衡」的誤識深入文化肌理,因此,女性主義者訴求世界的真正平衡,反而被定義為「平衡」的摧毀者而每到了一個陌生城市時,如果想要知道這個城市什麼地方做得不好,只要看到處張貼的標語和口號就知道了。口號治國 一九九○年代的中國大陸,改革開放正在加速進行,到處都在進行基礎設施的建設。
通往機場的是一條老機場路,叫做霄雲路,雖然天空經常陰霾,但是兩旁高聳的楊樹非常秀麗。服務生板著臉把書拿下來給我,接著回過頭去,繼續有說有笑地聊天。「精神文明建設」、「顧客是上帝」、「堅持環保優先」、「為人民服務」等等,多到不勝枚舉。過年期間的北京,總是白雪靄靄,感覺到春節的氣氛特別強烈。
「顧客是上帝」的意思,就是「顧客不是人」。每年三月,會有一場從西北過來的沙塵暴,當時就叫做下黃土。
即使到了二○○八年,我在廣東四線城市河源附近的高速公路休息站,還看到販賣部牆上寫著「少一點怒氣,多一點微笑」。假日尖峰時段用餐時間為二小時。
相較於中國大陸,當時台灣人的服務態度就讓我十分懷念。翻了翻之後,實在沒什麼興趣,於是我又請服務生拿另外一本書給我看看。到了四月,滿城的楊樹開始落絮,在北京開著車,迎面飄來的白絮彷彿下雪一般,就叫做飄柳絮。可是最近幾次經驗,讓我不僅對台灣餐廳的服務留下不好的印象,也讓我對於「餐廳規定」開始有一些質疑。看到這個標語,我不免露出會心的一笑,它說明了一件事:這個販賣部的服務人員態度不是很好。如果消費者能容忍商家訂定一些對顧客不友善的規定,那麼這個不友善規定的清單,一定會變得越來越長。
餐廳最重要的資產是什麼? 於是我把年輕的老闆找了過來,閒聊幾句後才切到主題,我問老闆:「你知道餐廳最重要的『資產』是什麼嗎?」 老闆很有自信地回答說:「美食。自備酒類飲品酌收開瓶費○○○元。
購買酒飲免費提供酒杯,但如破損需以每個○○○元購買。又有一次,臉書朋友有急事請教我,臨時約下午一點在我家附近、小碧潭捷運站旁「京站時尚廣場」的一家餐廳。
我在北京生活和工作的這六年當中,走遍大陸主要的一、二線城市。幾個朋友約我,在住家附近的一家小西餐廳用餐,當我拿起菜單時,被上面的一些規定驚呆了: 基本消費○○○元(六歲以下孩童不在此限)。
在當時還沒有網路、沒有手機,又沒有進口雜誌和報紙的情況下,上班六天半,週末還真的不知如何打發。當時書店因為不是開放式的,所以客人沒辦法自己取書閱讀。我只好搖了搖頭,回說「不買了」就掉頭離開。服務生在聊天被我打斷,明顯地不高興,於是回過頭來提高聲量問我一句:「你到底買不買書?」把我嚇了一跳。
一個多月前,朋友約我吃飯,特別挑了一家網路評價不錯,位於士林區的日本料理店。或許是經過文化大革命的破壞,到處都可以看到「加強精神文明建設」之類的標語和口號。
老北京人都會到香山去賞楓。回到家後,想想逛書店的經驗,不禁莞爾一笑。
最近的一次經驗,更是離譜。顧客是上帝? 雖然是週日,偌大的書店卻沒有幾個客人在逛,顯得有點冷清。
」 我接著說:「每個人的口味都不同,你怎麼知道你的餐點,能夠讓每個顧客都覺得很美味呢?」結果老闆不知道怎麼接下去說。」 由於是上班日,不是週末,餐廳空蕩蕩的,沒幾桌有人,我不禁懷疑這是哪門子的規定? 於是我請服務生找經理來,朋友覺得很不好意思,於是打圓場,又跟服務生點了一份套餐打包帶走。很明顯地,這十個字不是給旅客看的,而是給販賣部的服務人員看的。」 我懶得跟服務生爭執,畢竟這是餐廳的規定,不是服務生能夠解決的。
這時服務生發話了:「很抱歉,我們這邊有低消的規定,您一定要點一份餐,不能只點飲料。意思是春秋季特別短,但是北京的四季還是非常分明:「三月下黃土,四月飄柳絮,十月看楓紅,新年迎瑞雪」。
由於我有早到的習慣,朋友又碰上塞車,特別打個電話給我,請我先點菜。這時瞄到牆上寫著斗大的五個字:「顧客是上帝」。
文:程天縱 顧客是「上帝」,還是「資產」? 一個國家的服務業,代表了這個國家的文化水準和公民素養。於是我請服務生幫我點菜,服務生態度很好地告訴我:「我們餐廳規定客人到齊了,才能點菜。